类型:
不限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民谣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抒怀 愤恨 怀念 生活 历史 借古抒怀 壮志 惜春 女子 伤怀 离恨 怀才不遇 旷达 向往 感叹 纪游 惜花 思国 言志 回忆 伤春 追求 赞颂 歌女 相思 故事 落花 优美 苦闷 怀人 人生 议论 西湖 壮志难酬 赏月 其他 想象 月夜 白菊 神话 登高 最美 典故 猖狂 祝寿 恨别 劝勉 自白 无奈 春愁
作者:
不限 范仲淹 苏轼 毛泽东 岳飞 陆游 李清照 李煜 辛弃疾 柳永 晏殊 纳兰性德 李白 郑燮 秦观 白居易 王观 刘禹锡 杨慎 李之仪 张志和 欧阳修 秋瑾 元好问 姜夔 温庭筠 晏几道 韦庄 宋祁 周邦彦 米芾 冯延巳 贺铸 唐寅 晁补之 刘辰翁 黄庭坚 张孝祥 赵彦端 苏辙 张先 万俟咏 刘著 王安石 马子严 康与之 朱敦儒 姜特立 黄孝迈 严蕊 顾夐 吴潜 陈与义 乐婉 王国维 京镗 沈蔚 陈亮 赵佶 施耐庵 钱惟演 程垓 张炎 吕本中 蒋捷 潘阆 蔡伸 王沂孙 孙光宪 吴激 聂胜琼 刘过 文天祥 朱淑真 朱彝尊 杨炎正 佚名 仲殊 汪元量 杨冠卿 陈克 范成大 吴泳 吴文英 文征明 陈著 石孝友 张元干 朱栴 杨万里 顾贞观 王清惠 皇甫松
朝代:
不限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丑奴儿

    宋代晏几道

    昭华凤管知名久。长闭帘栊。日日春慵。闲倚庭花晕脸红。 
    应说金谷无人后,此会相逢。三弄临风。送得当筵玉盏空。

    其他

  • 生查子

    宋代晏几道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其他

  • 木兰花(送耿太尉赴阙)

    宋代王安中

    尧天雨露承新诏。珂马风生趋急召。玉符曾将虎牙军,金殿还升龙尾道。 
    征西镇北功成早。仗钺登坛今未老。樽前休更说燕然,且听阳关三叠了。

    其他

  • 浣溪沙(春日即事)

    宋代刘辰翁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恨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其他

  • 沁园春(答陈上舍应祥)

    宋代刘克庄

    华发萧萧,归碧鸡坊,出金马门。把一枝色笔,掷还郭璞,些儿残锦,回乞天孙。永免朝参,更无宣锁,送老三家水竹村。休休也,任巫阳来下,未易招魂。 
    茅檐安得庖阍。倩便了沽来酒满樽。叹角巾东路,吾寻初服,上书北阙,子漫危言。漏院霜靴,火城雪辔,得似先生败絮温。安危事,付布衣融泰,鼎足膺蕃。

    其他

  • 望江南(寄阴权)

    宋代张继先

    秋夜事,月里竹亭亭。清籁与谁喧池水,微风遣我下檐楹。圆缺若为情。 
    终南道,累寄笑歌声。丹阙夜凉通马去,黄河无晓照舟横。联辔去还成。

    其他

  • 生查子·诉别

    宋代苏轼

    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
    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

    翻译

    从前曾几度和你离别,这一次分手我们都已在暮年。你的胡须已经全都白了,明天就要动身去淮南。
    饮罢酒往回走时明月跟随着我,泪眼看花犹如迷蒙的云雾。盼望着他日明月也随你一同归来,想你的梦萦绕在这湖边的小路。

    注解

    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zī)须,明日淮(huái)南去。
    三度别君来:谓三次与苏伯固作别。迟暮:比喻晚年,衰老。髭须:胡须。淮南:路名。这里指扬州。

    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
    花如雾:谓老年头发花白,有如雾中看花。逐:随。


    赏析

      上片“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说的是词人与苏伯固三次作别了,前次在泗上相别时,尚不得言真老,而这次分手可真正是衰老暮年了。两句倍写出与友人分别之苦,突出两人间的深厚情谊。“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说的是友人不仅头发白了,连髭须也全白了;然而,当此衰老之年,词人却仍不能停歇与挚友欢聚一堂,明天却又要动身赴扬州任去了。可谓怆情无限,浅处见深。

      下片“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抒写别宴时的难舍难分和悲哀心境。月亮好像也知情义,它从开宴一直到酒罢,都跟随着游子们慢慢移动,不离左右,表现了夜宴的时间很长,各自依依不舍;而人已经是泪湿满面了,衰鬓影像模糊朦胧,好像在雾中看花一样,悲从中起,无可遏制。结语煞时化作期待的幻想:“后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梦绕”,用字精警,实谓恐怕再聚首也是在梦境里,前景渺茫了。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全词紧扣一个“惜”字:惜之因,惜之状,惜之深,真情喷泻,哀怨递进,结构严紧,回环曲致,语浅意深,虚实互补。


    背景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八月词人在汴京任兵部尚书时。这是词人第三次送别友人苏伯固后,离别之情骤然涌上心头,便写下了这首送别词。

  • 菩萨蛮

    宋代周密

    霜风渐入龙香被。夜寒微涩宫壶水。滴滴是愁声。声声滴到明。 
    梦魂随雁去。飞到颦眉处。雁已过西楼。又还和梦愁。

    其他

主办单位:中华诗词学会企业家工委会
京ICP备18058427号-1
投稿邮箱:zhonguoci@126.com 投稿审核时间:9:00-17:00
授权法律顾问单位:北京桂佳律师事务所
北京无戏天下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国词网
中国词网

微信扫码关注